查看原文
其他

社科报头条|黄祖辉教授等学者接受《社科报》采访,谈以高质量“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浙大卡特三农智库 浙大卡特三农智库 2023-10-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具备了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基本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新时代的“三农”问题,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基础。




农业强国建设具备良好基础

新时代以来,我国“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稳步实现,确保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粮食产量达13657亿斤,再创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线400公斤;我国的谷物自给率均在95%以上,小麦和稻谷自给率超过了98%,粮食储备能力显著增强;农产品种类更加丰富,肉蛋奶、水产品、果菜茶等供给充裕,品质不断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维持在97%以上。我国农业“科技含量”稳步提升,“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步伐不断加快。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加强,农村居民医疗、养老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乡村休闲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民收入结构逐渐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表示,收入来源多样化以及非工资性收入占比提升,往往意味着收入结构的优化和增收基础的稳定,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村民生事业取得新进展。人居环境“细梳妆”,乡村旧貌换新颜。2021年末,我国87.3%的乡村开通了公共交通,99%的乡村接入宽带互联网,96.3%的乡村生活垃圾实现集中处理,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7.5%。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必良提到,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在党的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力量不断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成效显著,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过程更加清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成效突出,产业延链、强链、补链迈出新步。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祖辉表示,我国“菜篮子”产品供给实现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从“满足量”到“提升质”的重大转变,全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6%,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累计达到6.2万个。全环节升级、全价值提升、全产业融合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仇焕广认为,十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根基稳定夯实,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农民生活焕然一新。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林发勤感叹道:“这十年,我国粮食产量上了一个新台阶,‘米袋子’‘菜篮子’越来越重,科技感越来越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开局态势良好,乡亲们‘钱袋子’越来越鼓。”杜志雄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现了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且结构优化、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三个方面的同步推进,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走稳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新时代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生活富裕,需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杜志雄认为,近年来,我们加快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方式得到全方位推广。“十三五”时期以来,我们实现了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与农业投入减量和绿色发展目标的统一和耦合,由此走出了一条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现代农业,实际上就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过程。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是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需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产体系,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智能化、可溯源化。发展现代农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罗必良认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应该着力提升安全保障力、资源控制力和国际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重点把握坚守可保障性、改善可持续性、强化可动员性、夯实可防范性、保持可拓展性五个要点。走好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需兼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积极利用国际市场。仇焕广认为,在供给侧,要牢牢把握“大国小农”特征,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坚定不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以数量为导向转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需求侧,要减少食物浪费、调整食物消费结构。此外,国际农产品贸易也是维护营养安全、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多方位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是整个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黄祖辉建议,一是要发展高效种养业。树立“大食物观”,在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的基础上,推进农业耕作制度创新,培育壮大地方种业。二是要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建强特色产业发展平台,发展乡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强化品牌营销,拓展销售渠道。三是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正确把握工商资本在发展乡村产业中的作用定位,引导工商资本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与农户产业链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四是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乡村产权体系,支持引导农民盘活土地、生态、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拓展就业增收渠道。罗必良认为,产业振兴需要提升产业韧性,加强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壮链、强链,加快培育全球性农业食品企业,打造海外食物供应链,提高关键物流节点调控能力,增强我国农产品全球供应链韧性。要完善乡村产业振兴的政策措施,加强对乡村产业的财政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的土地保障政策,积极引导人才和创新要素,助力乡村振兴。另外,还需注重经济集聚效应与规模经济性,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乡村人才振兴要坚持人才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挖掘培养本土人才,吸引各界人才投身乡村。在仇焕广看来,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农业生产经营型人才,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农村电商人才、乡村工匠等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农业农村高科技领军人才、科技推广人才、科技特派员等农业农村科技人才,都是目前急需培养的乡村振兴人才。推进农业文化振兴,要以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促进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协调。黄祖辉表示,要将乡村文化建设上升到制度层面,将文化与德治结合,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形成多元文化融合共生的德治结构,形成高效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乡村治理结构与体系;挖掘乡村文化意蕴,激活乡村文化要素,开发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培育乡村文化产业,通过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从而实现精神富裕和物质富裕的协同共进。罗必良认为,要以政府为主导,在农村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传播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创建良好的农村文化环境。鼓励企业等社会主体广泛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为乡村引入多元文化产品与服务。重视乡土文化传承发展,深入挖掘和整合乡村中带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优秀文化资源,彰显中华优秀农耕文明秉承的“顺天应时、约取节用、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生存智慧和生态哲学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及其价值实现机制,加强和创新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式。实现乡村组织振兴,其关键内涵是要突出党的引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农业产业发展优势。林发勤认为,一是重视高质量涉农人才的培养和塑造,加大对农业类高校的支持力度;二是从党的领导班子和农村群众的联结入手,选派爱农业、懂农业、对“三农”工作富有热情的干部进入县乡领导班子,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充分发挥农村致富能人的示范才能。仇焕广认为,乡村组织振兴要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强基层党组织;抓好支部规范化建设,组织动员广大党员群众投身乡村振兴实践中;夯实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注重能人、大户的带头作用,鼓励基层党组织党员带头创立合作社、家庭农场,更好带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务农重本乃国之大纲,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不仅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体现,也是更好满足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推进“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媒体聚焦|《第一财经》专访黄祖辉:建设农业强国要把握好“三对关系”


喜讯|浙大卡特入选2022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A+,并获年度智库优秀成果特等奖


新闻速递|2022年“墨西哥农村发展与反贫斗争研修班”圆满结业


心系西部教育,为这位卡特青年学者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